方北松代表:尽己所能,让简牍“重述历史”
时间:2025-03-03 17:36:46来源:中国新闻网

中新网武汉3月2日电 题:方北松代表:尽己所能,让简牍“重述历史”

中新网记者 梁婷

近日,在湖北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简牍文物修复室内,全国人大代表、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方北松轻轻拿起存放于有机玻璃板内的简牍,读取文字。这批2016年出土于荆州凤凰地遗址的简牍,近期将交付于荆州博物馆展陈。

在东汉造纸术发明之前,竹简是中国主要的书写材料之一。简牍文献上承甲骨文和金文,下启纸质的写本和刻本文献,对中华文化传播起到重要作用。

揭取、清洗、测量记录、脱色、脱水……修复简牍的这套流程,方北松烂熟于心。今年已是方北松从事文物保护的第37个年头。

在修复室内,一批荆州秦家咀楚墓出土简牍即将“重生”。“清洗力度要轻,一定小心细致。”方北松指着浸泡于蒸馏水中的简牍介绍道,清洗时,需用软毛刷轻沾、轻扫,避免破坏墨迹的同时,清理干净附着的泥垢。简牍属有机质文物,埋藏于地下千年,出土时已呈漆黑软烂状,长时间接触空气,容易长霉或失水收缩。

2023年11月,湖北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方北松指导秦家咀楚简揭取整理。(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供图)

“修复一枚竹简,大约需要一至两个月的时间。”他介绍,修复需经过清洗、采集信息、脱色、脱水、绑夹、封护等20多个步骤。其中,脱色、脱水十分关键,直接决定修复的质量。

为更好修复简牍,方北松进行了长时间实验。最终,创造了连二亚硫酸钠脱色法和十六醇填充脱水法,用于饱水简牍修复。他介绍说,通过脱色,将简牍复原最初风貌;脱水,就是利用化学物质将竹简纤维和细胞里的水置换,充填支撑起竹简内部,起到隔绝和保护作用,便于其长期保存。

这套独创的简牍脱色、脱水工艺,抢救保护了国内大批珍贵简牍文物。2014年,方北松带领团队,修复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出土简牍6000余枚,包括海昏侯汉简、云南河泊所遗址汉简等。

2024年4月,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方北松整理河北定县汉简。(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供图)

目前,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为国内130多家文博单位提供文物保护技术支撑,完成了全国80%以上的饱水简牍修护,其中包括长沙走马楼吴简、湘西里耶秦简、湖南沅陵侯墓汉简、湖南郴州晋简、湖南岳麓书院秦简、阜阳汉简、荆门郭店楚简、荆州谢家桥汉简等。这些文字信息,涵盖楚、秦、两汉、三国、晋等时代的珍贵文献资料,记录着中华文明的历史信息。

在方北松眼中,每件文物都有生命,承载着历史密码,尽己所能,让深埋地下的简牍“重述历史”,并为其“延年益寿”,是自己的职责和初心所在。在他看来,文物修复就是一场与时间的“赛跑”,不容懈怠。

“文物保护并非简单的一个配方就能解决,它有很多调整。”方北松表示,技术需结合实际不断优化调整,做好简牍文物后期的保管维护,探索创新无止境。

今年全国两会,方北松结合在基层工作和多地调研实际,围绕简牍修复技术提出建议,他希望加强相关仪器设备的研发力度。“如果能在精度上实现突破,将更有利于信息提取解读。”他还补充道,在一些抢救性发掘现场,如果能随身携带小巧的检测设备,将更有利于工作开展,希望这类便携性仪器早日研发投用。

科技不断迭代升级,让文物修复有了新力量加持。方北松说,例如高精尖仪器的使用,对文物病害进行分析,提高了效率。科技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,但传统技艺仍是基础,需要修复者沉下心,脚踏实地。

如今,他的团队中,越来越多年轻面孔加入。在方北松看来,年轻人愿意沉下心投入,是文物保护这场“接力赛”重要的后备力量,“我们在老一辈专家的基础上往前走了一步,希望他们再多走几步。”方北松说。

【记者手记:文物修复师的“双重使命”】

1988年,方北松从武汉大学分析化学专业毕业,来到荆州博物馆工作,修复过包括简牍、漆木器、丝织品等在内的众多文物,完成了众多重要文物抢救项目。此外,他还主持研究课题、担任导师培养文保科研人才。

在当年,文物修复尚属“冷门”行业。是否产生过放弃转行的念头?这么多年,会觉得枯燥无味吗?在采访时,记者将问题一一抛出。“从来没有。”方北松的回答简短、坚定。“每件文物记录的历史信息不同,对我而言,都有一种新鲜感。”

修复文物、重现历史,是方北松坚持的初心与动力。他说,如今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已极大改善,新设备、新科技手段对文物保护多有助益。年轻的科研工作者,围绕新的保护技术不断创新突破,令人欣慰。

文物修复师,是历史密码的破译者。每件文物的“重生”,都意味着人类文明记忆库的扩容。越来越多年轻人关注文物、热爱文物,在方北松看来,他们的参与,是文物事业长远发展的保障。修复师肩负着修复、传承的“双重使命”。希望在研学活动中,开展多元化形式,让更多人了解文物修复,亲身体验其中。

全国两会召开在即,身为全国人大代表,方北松原本紧凑的日程中,“被迫”挤出时间接受不同媒体的采访,这让他忙碌异常。采访结束后,他又将踏上出差的旅程。在那里,一批文物正等待着“新生”。

标签:

  • 上一篇文章: “玲龙一号”安装工作进入高峰期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最后一页
  • 最新
  • 方北松代表:尽己所能,让简牍“重述历史”

    中新网武汉3月2日电 题:方北松代表:尽己所能,让简牍重述历史中

  • “玲龙一号”安装工作进入高峰期

    中新网海南昌江2月12日电(记者 王子谦)全球首个开工的陆上商用模块

  • (新春走基层)当张骞后人“邂逅”中亚留学生

    中新网陕西城固1月27日电 题:当张骞后人邂逅中亚留学生中新网记者

  • 北京市春节景观布置基本到位 26万余件装饰张灯结彩亮京城

     今天,全市春节景观布置已经基本到位,1月27日(农历腊月廿八

  • 南铁“机器人”班组守护鳊鱼洲长江大桥 为春运安全保驾护航

    春运期间,走进江西九江鳊鱼洲长江大桥,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

  • 两江新区融媒体中心案例荣获2024中国经济媒体应用创新典型

    12月21日,2024中国经济传媒大会暨融合发展交流大会在北京举行。重

  • 徐州市睢宁县官山镇:在苦难中选择乐观的王桂英

    徐州市睢宁县官山镇水张村村民王桂英,被评为诚实守信类江苏好人,

  • 成都金堂:投资兴业聚合力,“文旅农商”共发展

    11月7日,成都市金堂县五凤镇投资环境推介会暨文旅农商融合发展项目

  • 利用短期访学等形式 中意将推动青年学生深度交流

    今年是中国意大利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。记者从今天(9日)举行

  • (第七届进博会)官员、专家、业界精英进博会聚焦零碳城市建设

    中新网上海11月9日电(记者 陈静)工业部门是能源消耗与废弃物的主要

  • 国家将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

    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住房城乡建设部、交通运输部、国

  • 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加速落地 有银行利率不超过1.75%

    自央行正式推出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以来,商业银行股票回购增持贷款

  • 中远海运张勇:聚焦“三个链通” 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_全球实时

    中新网北京9月15日电 作为第一批与海南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中央企业

  • 广西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牵引作用 加快构建跨境产业链供应链_今日最新

    中新网南宁9月9日电(林浩 许丽颖)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9

  • 资生堂还没走出低谷期

    8月8日,资生堂股价跌近16%,前一天,资生堂发布2024年上半年及二季

  • 贵阳高三复读哪家好?2024年贵阳复读学校有哪些?|环球动态

    贵阳高三复读哪家好?贵阳复读学校有哪些?

  • 旅游
    • 视焦点讯!2024年天真无“斜”儿童眼病救助项目在陕启动 首名斜视患者受益

    • 【玩转半马苏河】天坛“元宇宙”首展,就在普陀这个商场

    • 冷门专业在就业市场受青睐说明什么?

    • 《steam》连接问题解决方法